新闻中心
 

太阳成集团tyc122cc纳米储能材料研究团队在能源领域《Nano Energy》、《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5-02-26   发布人:   浏览次数:;

  

近日太阳成集团tyc122cc纳米储能材料研究团队与华南理工大学杨成浩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Nano Energy中科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6.8发表“Surface phosphating of layered oxide cathode materials for potassium-ion battery”的研究论文。太阳成集团tyc122cc、尧山实验室陈昌东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杨成浩教授为通讯作者,太阳成集团tyc122cc为第完成单位。 

 

 

P3型KMnO2因其无毒、高比容量和低成本的优点被认为是规模化储能钾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嵌脱钾过程中因其较大的静电斥力易因其层间滑移,导致不可逆相变和结构退化,本论文提出磷掺杂诱导晶格调控与KPO表面涂层的协同策略,强电负性P-O键减少了晶格氧逸出,纳米涂层缓解了电解液对材料的侵蚀,实现了KMNCO@KPO电极展现出更强的结构稳定性和优异的循环性能,该研究结果对钾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5.110813

 

 另外,双方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科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9.4)上发表“A porous La0.5Sr0.5FeO3−δ anode decorated with V2O5 nanoparticles enables high efficiency electrochemical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ane to ethylene”的研究论文,太阳成集团tyc122cc、尧山实验室陈昌东博士和华南理工大学杨成浩教授为通讯作者。

 

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是氢烯烃工业的重要工艺。然而,乙烷过渡氧化导致乙烯选择性低。本论文采用原位浸渍法制备了V2O5纳米颗粒修饰的多孔La0.5Sr0.5FeO3-δ(LSF)作为电极,其电化学活性显著提升,乙烷转化率达到80.3%,乙烯选择性高达92.9@。LSF-V2O5电极优异的催化活性主要归因于在LSF-V2O5界面上产生大量的氧空位,提供大量的ODE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提高了O2-的传输速率,增强了ODE的动力学。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5.01.261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122cc太阳成集团tyc122cc |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未来路南段 | 联系电话:0375-2579600